当前位置: 首页 > 扫黑除恶

崇川扫黑除恶:探索问题青少年管理
三大体系,携手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来源: 崇川区扫黑办 发布时间:2020-09-23 字体:[ ]

南通市崇川区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不断探索“问题青少年教育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让青少年健康发展为目标,精心构筑平台,着力整合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构建三大体系

    崇川区政法机关始终坚持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秉承“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立足办案,切实做好问题青少年帮教监管。新形势下,崇川区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和特点,积极做好预防和减少“失足、失管、失学、失业、失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整合政法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教育机构、家庭等多方力量,共同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帮教,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大预防体系。社会层面,大力推进街、村(社区)崇德少年法学苑建设,构建区职能部门、街道、社区(村)、村(居)民小组(楼群)教育预防体系,将“问题”青少年纳入视线管理,同时以崇德少年法学苑为学法阵地,建优以法律知识教育为主的学校知识教育和以法律实践养成为主的社会实践两大课堂。运用现代化高科技信息手段,依托微信微博、电视电台、报纸报刊、网站和直播平台等载体,全方位、立体式集中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风险发布”“案例解读”“法律咨询”四大学法空间。学校层面,辖区内学校将法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各学校均建立了法治文化宣传阵地,把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内容与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切实做到计划、课时、教材、教师“四落实”。家庭层面,辖区中小学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通过办培训班、讲座、展览、咨询等活动,对家长进行儿童心理卫生常识及有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培训,编写家庭教育读物,开办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特别是年轻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和家教水平,以自己的良好品行当好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同时坚持送法进家庭,全区共发放《法律知识家庭小手册》2万余份,公布维权热线电话,筑牢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2. 划分四种级别

    崇川区将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由轻到重分为4级,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帮教帮扶。临界级别,警示预防。办理案件过程中对临近犯罪边界的未成年人给予重点关注,组织他们参加同案犯不起诉决定的公开宣告、旁听庭审等,对其进行警示教育、帮教挽救,防止他们滑向犯罪深渊。考察级别,管护教育。对多名涉罪未成年人作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借助未成年人社会化帮教体系开展管护教育,先后组织读书会、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心理矫治等活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矫正级别,跟踪帮教。出台了《加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监督工作协作配合的意见》,对辖区内社区矫正未成年人建立个人档案,常态化沟通了解每个人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监禁级别,亲情感化。主动加强与未成年人管教所的沟通协调,通过安排亲情会见、举行“私人订制”成人礼等形式,用亲情对他们进行感化和帮教,开展亲职教育,帮助失足青少年成功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3. 聚合多重力量

    崇川区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政法专业团队作用,由政法委牵头,组织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联合团区委、妇联、民政、教育等多部门,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形成聚合效应。创新成立崇川“青春灯塔”青少年维权联盟,组建“青春灯塔”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专业化社会调查、心理干预、关护帮教、综合救助等服务。组织政法干警进校园活动,开展法治校园“百场巡讲”,抽调10名办案经验丰富的优秀一线办案人员,组成“青少年法治辅导团”,开设《揭秘“校园贷”》《大学生就业陷阱识别》等12项“法治套餐”,供学校、学生进行“点单式”学习,覆盖全区6000多名学生。此外,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会组织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南通市仁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社会组织合作,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开展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修复工作“阳光伙伴”,带领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积极加入青少年志愿组织联盟,开展各类素质拓展运动,帮助他们积极追求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