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建设

如皋着力推进多元解纷综合体系建设

来源: 如皋市政法委 发布时间:2022-06-20 字体:[ ]

近年来,如皋市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治沙精神,深化互融互通,全力构建“以一中心两平台为载体、三纵四横调处网络为支撑、五类解纷方式为手段、多个重点措施为保障”的解纷综合体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及时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一、聚焦一站式服务,多渠道完善化解平台。如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建设,在市镇两级建成“一中心两平台”工作载体,市调处中心由市委政法委代管。谋划建设市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搭建“线上+线下”平台,线上依托苏解纷、江苏微解纷、12348热线、法润民生群等建立“云调解”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在线法律咨询、指上化解纠纷;线下推行“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工作机制,探索“访调诉裁”一体纠纷解决新模式,实现从窗口接待到处置化解一体化流程服务。目前,如皋市“苏解纷”注册用户3.1万人,平台服务机构36家,2022年以来共接待来电、来访、线上咨询17092人次,市镇矛盾纠纷调处平台线上、线下分别化解矛盾纠纷43件、287件。

二、聚焦一体化推进,多方位夯实调处基础。构建“三纵四横”立体解纷网络,不断提升信访事项、行政争议、矛盾纠纷解决效能。强化“三纵”组织建设。织密“市、镇、村”三级调解网络,市镇调处中心入驻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规范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主动融入网格化管理并延伸至微网格,实现社会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目前,全市共建立市镇村综合性调解组织362个,配备专职调解员761人,吸纳法律顾问、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兼职调解员1086人,专职调解员全年工作补贴310万,专项奖励20余万元。聚合“四横”资源力量。突出行政单位主体作用,推动八部门联合出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问责办法》,明确工作范围,压实工作责任。建强7个非诉分中心,依托法院非诉、公安道交、人社劳动、涉企商事、家事纠纷、生态执法、信访纠纷等矛盾集中高发部门,设立“非诉讼服务分中心”,全年化解纠纷8000余起,市涉企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强专业行业组织建设,推动建立物业、医患、消费、涉校、土地承包、退役军人等14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打造特色调解室,以全省金牌个人调解室、全省标准化家事调解工作室为样本,建立特色调解工作室15个。

三、聚焦一揽子解决,多领域搭建化解机制。结合调处工作实际,分类纠纷和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多元化解五类纠纷解决方式,形成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多元解纷工作格局。立足纠纷和解。提倡“谦和”“友善”村风、民风,推动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推广“红色何正”“文明邹蔡”“无诈石北”“板凳会”等“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打造“民意直通车”,提升矛盾纠纷“和解”“自愈”能力,助推乡村振兴。做优人民调解。凸显人民调解作为矛盾纠纷化解“主力军”的重要作用,不断健全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今年以来,市镇村三级调解组织共受理调处矛盾纠纷6632件,化解6627件,化解成功率99.92%。衔接行政调解。健全行政调解机构15个并入驻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把行政争议纳入排查范围一体管控,梳理行政纠纷化解责任清单,规范行政调解标准流程,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化解纠纷的“分流阀”作用,今年来调处化解行政争议28件。对接司法调解。强化人民法院诉讼与非诉讼有效对接,今年以来,市法院非诉分中心调处诉前矛盾纠纷2290件,委派调解率50.50%。推动多元化解。通过律师调解、公证、仲裁、行政复议、行政决定、行政裁决等多元方式,更好发挥非诉讼纠纷化解作用,实质性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今年以来通过行政复议化解矛盾纠纷24件,行政裁决1件。

四、聚焦全周期管控,多措施实现解纷实效。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建设,加快形成如皋特色矛盾纠纷全周期管理新实践。抓源头治理,推进全方位事前防范。健全村(社区)调委会+专职调解员+网格员的排查网络,建立从网格源头到板块、部门治理末端的信息数据收集体系,对排查数据开展反向研判,预警交办。今年以来,全市起底一般性以上矛盾纠纷480件,新增70件,成功化解399件,化解率72.5%。抓过程管控,推进全流程事中处置。健全“一站式”服务,推动社会治理大中心-多元解纷主平台-综合服务小窗口规范运行。每月矛盾集中调处会战,今年已在5镇会商会办重大矛盾纠纷61件,成功化解23件,取得初步成效。出台《家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规定》,打造“万事好通·如皋如意”营商环境品牌,完善医患纠纷调解组织、调处工作规范。深化访调对接机制,各类调解组织先后参与调处化解“三百”工程信访矛盾34件。抓末端治理,推进全要素事后修复。认真落实跟踪回访制度,常态化测评群众对调解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率。建立“司法确认建议书”制度,对约期履行的调解协议,书面提醒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提升调解公信力。建立行政诉讼案件备案制度和败诉案件风险提示制度,对各单位报送的行政诉讼案件备案资料和诉讼风险分析报告进行审查,避免发生败诉案件。成立公证家事法律服务中心,配备家事公证服务力量,保障家事公证服务的优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