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建设

海安李堡“1+5+3”工作机制,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绿色通道”

来源: 海安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9-11-28 字体:[ ]

今年以来,海安市李堡镇党委政府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为总抓手,主动回应群众诉求,着力打造“1+5+3”的综合性、专业性群众诉求化解平台,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解决上访难题、服务百姓民生提供了“绿色通道”。

一、集成诉求受理“一平台”

今年,李堡镇投入100余万元,实施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档升级”, 将窗口接待与后台延伸服务相结合,集中受理群众诉求、矛盾化解、法律咨询、信访等民生问题。“一个平台”受理,有效解决了群众不知找谁解决、通过什么途径的困惑。中心在功能上体现“专业”,整合公益性法律服务,融合人民调解、法治宣传、公证协办、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等工作职能,实施集群服务、配套服务;在内容上体现“精细”,实行“集中受理、分类办理、限时办结”工作流程;在管理上体现“规范”,实行“统一协调、统一接待、统一分流、统一督办”;在效果上体现“惠民”,以规范化的流程、标准化的服务,人文化的教育、多元化的举措,实现各类诉求与化解方式的精准对接,突出综合性、便捷性、专业性法律服务功能,满足群众对解决民生诉求的现实需求。

二、融合非诉化解“五对接”

法庭联络点、公安联络点、司法所、信访办以及法律服务所入驻中心,通过统筹调配、分析研判、资源整合,筑牢非诉化解屏障。一是强化人民调解。充分发挥司法所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养以“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唐忠军为代表的调解团队,在基层调解工作中主动作为。二是强化诉调对接。法庭对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且适宜调解的案件,在征求当事人意愿的前提下,于立案前或立案后委派、委托给调解组织或调解员先行调解。三是强化公调对接。派出所及时将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矛盾纠纷移送至镇调处中心,通过直接调处、联动调处,合力化解矛盾纠纷。四是强化律调对接。中心每天安排有基层法律工作者接待值班,为群众提供无偿法律服务,同时对于矛盾复杂、事态可能升级的纠纷,主动参与调解纠纷。五是强化访调对接。在化解信访矛盾中,坚持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将人民调解作为化解初信初访的“第一道防线”,积极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确保第一时间就地予以化解。

三、强化规范运行“三保障”

按照“一个大门进来,一个窗口接待、一揽子解决问题”的要求,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考核评价入手,有组织办事、有人员做事、有制度管事。一是强组织。建立以党委政法委员为总牵头、司法所长、派出所长、法庭庭长、信访办主任、法律服务所主任等组成的工作班子,定期研判分析,强化个案化解。实施项目负责制,值班负责人牵头包案当天群众诉求办理,直到问题解决。二是强队伍。统筹综治、法庭、司法、公安、信访等基层力量,实施轮流值班,引入专职调解员、公安辅警等力量,融入属地网格员,合力化解群众诉求。对政府其它部门给予解决和办理事项,提请政府负责人实施交办,并跟踪问效。三是强制度。按照“靠制度规范,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思路,健全完善了服务承诺制度、首问负责制度、岗位职责制度、服务评价制度、责任追究等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顺畅了办事环节,严密了工作纪律,保证了中心工作的规范、高效运转。

今年以来,李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接待来访咨询400余人次,接受电话咨询160余人次,分流、调处纠纷件49件,依法化解信访问题2件,援助困难群众40余人,转办交办21件群众诉求,为弱势群体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受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