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建设

海门法院聚焦信息化建设 全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来源: 海门区政法委 发布时间:2022-09-01 字体:[ ]

近年来,海门法院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快建设智慧法院的意见》和《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坚持以信息化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按照“全面覆盖、跨界融合、互联移动、安全可控、便民利民”整体要求,积极推动信息化等科学技术与审判、执行等司法工作深度融合,2022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链条要素式审判试点法院”,2021年被江苏省高院确定为“全省案款管理示范法院”,评为“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南通全市智慧法院建设工作汇报会、执行全流程无纸化建设现场会在该院召开,最高法院信息中心许建峰主任对该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一、推动审判信息化,不断提升司法效率。海门法院深入推动审判信息化,将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与法院审判业务和工作目标相融合,最大限度的减轻法官的非审判核心性事务负担,让法官将有限的时间、精力优先关注于司法裁判核心事务之上。一是庭审无纸化提升审理效率。积极推动审判辅助性事务集约化改革,扎实开展“无纸质卷宗+无书记员”庭审模式改革,35个审判庭全面完成智能化改造,配齐远程庭审、语音识别、电子签名等软硬件系统,出台《庭审记录录音录像(无书记员)改革操作规程》,对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用庭审录像代替庭审记录,保证简易民商事案件在30分钟内完成庭审。2020年疫情初期,率先建成驻看守所科技法庭,敲响刑事案件“恢复审理第一锤”,受到周强院长肯定,工作经验全国推广。二是卷宗电子化提升归档效率。出台《关于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工作的暂行规定》,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智能扫描中心,专人开展电子档案集中扫描,办案各环节纸质卷宗材料即时转化电子数据随案生成,同步上传办案系统,法官、当事人可随时调阅案件电子卷宗,实现民商事、执行案件无纸化办案全覆盖。建成民商事、执行案件中间库,全院案件证据材料集中保管,纸质卷宗随同电子卷宗一并转档、归档,电子档案转化率超94%。三是送达网络化提升程序效率。高规格建成“支云集中送达中心”,由邮政公司统一提供集中送达服务,采用电子邮件、微信、短信等电子送达方式向当事人送达相关诉讼文书,在线送达成功率超50%,法律文书平均送达时间缩短35%。系统调取自然人公民身份信息和企业工商登记信息用于核对,防止原告恶意提供被告错误送达地址以达成公告送达、缺席审判目的。四是文书表格化提升裁判效率。全面升级审判支持辅助系统,办案模块嵌入法规查询、判例索引、量刑参考、智能纠错、文书校对功能项,人口户籍信息、企业登记信息、律师执业信息同步查询,为法官办理案件提供全方位的司法信息支持。在交通事故法庭试点开展“要素式审判、表格式判决”改革,各诉讼阶段收集、确认、汇总裁判要素信息,庭审辩论终结系统自动生成表格式判决,规模化开展“当庭宣判”。

二、推动执行信息化,加速兑现胜诉权益。海门法院在全面落实执行指挥中心“854”模式集中性事务一体化办理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迭代升级,全面建立起以执行指挥中心为核心,以“执行中间库+无纸化”与执行事务中心为辅助的民事执行实施权“一体两翼”运行机制,无纸化办案设备有序完成配套、智能办案辅助程序持续跟进研发、执行流程化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一是配齐配强执行硬件外设。全面实现电子卷宗“一屏三看”、文书制作“左看右写”;购置PAD、便携式打印机、单兵摄录设备、电子手写笔,为现场执行无纸化提供可靠条件;为执行取证工作采购航拍无人机、上线虚拟电话系统,保证重大执行活动顺利开展。二是升级执行软件平台系统。“N个一键”“执行无纸化”“电子档案”等系统全面上线辅助执行,二十余种执行法律文书“一键生成”自动签章委托电子送达,“总对总、点对点”一键批量查控,执行电子卷宗“一键转档”,不动产、车辆查询端口接入执行指挥中心,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集中推送协执任务。三是广泛开展在线联合信用惩戒。与全区二十多家部门、组织、机构合作开展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相关信息在线推送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第一时间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参与本地区重大项目招投标,申请特殊行业准入,享受本地政策、税收优惠等。

三、推动立案信息化,持续优化司法服务。海门法院贯彻落实周强院长在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制定《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非诉讼纠纷解决综合平台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全面建设集约高效、便民利民、智能精准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被江苏省高院确定为“全省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示范法院”。一是开展云上诉前调解。为“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商会商事调解中心”“银辉调解工作室”等驻院调解组织配备现代化调解室,利用“人民法院总对总调解平台”“江苏微解纷”等互联网平台推进委托调解、联合调解等工作。与区公安局、司法局共同打造的“交通事故网上一体化处理中心”全面开展在线调解工作,2019、2020年调解理赔金额先后全省首破1亿、2亿元,省高院夏道虎院长给予充分肯定。二是推动繁简分流系统性识别。建立以系统智能识别为主、人工识别为辅的繁简分流工作机制,确定民商事速裁案件识别8类正向标准和10类反向标准,实现智能分案、人工选案、动态微调,速裁案件占比、简易程序适用率等指标都位于全市前列。三是提升互联网立案诉服质量。积极指导辖区律师、法律工作者使用律师服务平台,当事人使用“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网”参与诉讼活动,诉讼费用缴退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诉讼服务中心全面提供“跨域诉服”,积极向当事人宣传、指导跨域立案、电子卷宗查阅、裁判文书打印领取等服务。今年以来已办理网上立案4677件、跨域立案5件、通过支云系统开展在线诉讼活动1694次、为当事人提供电子档案查询服务2812人次。

四、推动流程信息化,保障司法公开公正。海门法院不断深入办案流程信息化,确保司法透明度全方位提升、审判执行信息全流程公开和审判资源全社会共享。一是裁判信息深度公开。严格落实最高法院《关于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扎实开展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和庭审活动公开工作,通过“破产案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深入推进破产审判信息公开,破产管理人工作成果、支出费用向全部债权人公示,法院督促管理人按照方案及时清理破产资产、回收企业债权、变价分配财产。扎实庭审直播、三同步录像、文书上网等司法公开工作。今年以来,全院开展庭审直播活动3167次,实际庭审录音录像“三同步”案件4667件,文书上网2584篇。二是审判流程全面监督。强化审判、执行工作的智能化监督,全方位预防司法腐败,机关党委、督查室常态化利用“三同步”系统开展司法巡察活动,确保庭审活动有序、作风规范、程序高效。审判管理办公室借助电子档案系统可及时对审限中止、暂停等程序性事项进行审查,对超长期、近审限、执行终本等案件进行督促。高规格推进“六专四室”建设,智慧警务中心、监控室、枪弹室、专用囚车库、羁押通道等科技化建设水平居全省前列,监控设备重点区域全覆盖,助力司法警察大队每日通过监控视频开展全方位安全巡察。三是典型案例多维宣传。宣教部门利用官网、微博、微信、电子显示屏等宣传媒介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最新法律规定、在本地区有重大影响的司法案例,适时掌握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舆情,及时引导网民客观评判涉法热点问题,实现纸质普法与网络普法的无缝对接。